oynix

于无声处听惊雷,于无色处见繁花

网络是怎样连接的

为了找一个答案,看了一本书,「网络是怎样连接的」。

我们都知道,DNS是用来根据域名查询IP地址的,而ARP协议则是根据IP地址查询MAC地址的。偶然想到,如果传输一个网络数据包通过IP地址就可以知道目的地,那么MAC地址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是什么呢?看完书发现,之前对应用层和传输层关注过多,而忽略了链路层。

网络是从无到有一步一步发展到今天这个形态,所以,就必然会有着一些由于历史原因所导致的元素,而这也是事物发展所必须要要经历的阶段。

1. MAC地址

MAC地址就是网卡的身份证号,唯一且不轻易变。

2. 集线器

解决了一台电脑需要和其他多台电脑互联的需求,它可将收到的数据包发送给所有端口的设备,即,广播,非目标MAC地址接收者则自动忽略。

3. 交换机

相比于集线器的无脑广播,交换机可以做到精准发送,自身有一张存储了端口和MAC地址的对应表,可以把数据包只发送给目标MAC地址。从理论上来说,只要把所有的交换机都连接在一起,那么网络中所有的设备都可以互联。不过,一般用从理论上这句开头的设想,在现实中都是不成立的。当交换机中的一个端口连接的是一台设备时,它的MAC地址表中只需要存储一条记录,即一个端口对应一个MAC地址,但是,当这个端口连接的是一个交换机时,它的映射表中增加的不是一条记录,而是需要把另一台交换机中所有的MAC地址都添加到自己的记录表中,这样,当有设备给其他交换机下的MAC地址发送数据时,它可以查到这个数据需要发送到这个连着交换机的端口,数据到达另一个交换机后,这个交换机再根据MAC地址精准转发到目标端口。换句话说,网络中每个交换机中都存储着所有设备的MAC地址,几百个设备可能还勉强可以,但当到达一定级别的数量之后,这个网络可能就变得十分臃肿且不可行。

4. IP地址

在上面这两个设备中,都是使用MAC地址来指定数据接收地址的,还涉及不到IP地址,毕竟每块网卡的MAC地址都是唯一且不变。当设备多到交换机难以为继时,就要考虑新模型了,这也就是当下在用的,子网。只有处于同一子网中的设备,可通过交换机直接互联。那么,如何判定是否处于同一子网呢?如果依据MAC地址,那么网络内每个设备都需要维护一个所有设备的MAC列表,但是设备是动态变化的,而且一个设备可能这个时候在这个子网中,下个时候在其他子网中,所以不可行。这个时候,IP地址应运而生,用一个长度为32bit的数字来标识每一个设备,点分十进制之后,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形式,IP地址由两部分组成,网络号和主机号,用子网掩码来标识。如192.168.1.10/24,表示前面24位表示网络号,即192.168.1,剩下的表示这个设备在这个网络中的主机号,即10,是这个网络中的第10台主机。

5. 路由器

在发送数据前,先计算一下自己的网络号和目标设备的网络号,如果相同说明处于同一子网中,那么就可直接将数据发出,如果处于不同的子网,那么就将数据发送给网关,网关通过路由器转发,最终将数据发送到目标设备所在的网络中,网关收到数据后,根据数据接收IP地址,查找对应的MAC地址,然后发出。网关的地址是提前配置好的,打开电脑的网络设置,除了可以看到我们的IP地址,还可以看到一个网关的地址,一般主机号都是1。路由器在转发数据包时,是根据自己存储的路由表来寻中下一跳的地址,至于这个路由表是怎么生成的,因为说不明白,所以就不说了。

参考

有了 IP 地址,为什么还要用 MAC 地址?
集线器、交换机、路由器、网桥、网关之间的区别和联系

------------- (完) -------------
  • 本文作者: oynix
  • 本文链接: https://oynix.com/2022/05/59bdca15c1ab/
  • 版权声明: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,均采用 BY-NC-SA 许可协议。转载请注明出处!

欢迎关注我的其它发布渠道